通常來說,影響42crmo圓鋼調質處理質量的主要因素包括:成分偏析、氣體和夾雜物、鍛造溫度和鍛造比。
42crmo圓鋼屬于中碳合金結構鋼,其原材料常存在帶狀偏析。當經過熱壓力加工(鍛、軋)后,仍保留有成分偏析,經860℃淬火后將出現B上+M混合組織,而B上的沖擊韌性是很差的,這種偏析可從退火組織中看到。從42CrMo帶狀成分偏析能譜分析結果中可以看到鐵素體帶中的Mo含量比珠光體帶中Mo含量高5~6倍,偏析條紋內某些元素的富集十分嚴重。
42crmo圓鋼尤其是大截面的原材料中不可避免地含有氣體和夾雜物,對中碳合金結構鋼而言,由于碳和合金元素的偏析,即使殘余含氫量在1.5~2.0ppm,也可能導致鍛件在偏析處產生開裂。此外,鋁元素的存在對鋼也有害:在酸性鋼中,當鋁含量>0.005%時,鋁在脫氧時形成了具有銳角的氧化物,會大大降低這種鋼的塑性;在堿性鋼中,當鋁含量>0.1%時,鋁在鋼中形成了沿晶界分布的氮化鋁,使鋼的室溫塑性降低。
由于42crmo圓鋼內部有偏析,當42crmo圓鋼在氧化性氣氛中加熱接近固相線,如42crmo圓鋼始鍛溫度在1200~1220℃,在此高溫持續時間過長就容易產生析出物或雜質等,偏析的晶界因熔點低就有可能開始熔化,氧通過熔化了的晶界侵入并在晶界上形成氧化物,這樣會產生局部過燒,形成隨后熱加工中的重大缺陷之一。
當鍛造比不足,工件中心變形小,偏析和鋼錠原鑄態組織仍局部保留,常見的就是鋼材的偏析、疏松、微孔等缺陷,粗晶也是最常見的缺陷。鍛比過大,機械性能異向性增大,橫向機械性能降低較多。
42crmo圓鋼因鍛造工藝、熱處理工藝等問題,淬火后獲得混合組織和復雜的應力分布,工件常常成批開裂或較多地開裂;42crmo圓鋼鍛件經Ac1~Ac3兩相區加熱淬火,得到馬氏體、鐵素體的復合組織,消除了常規淬火斷口上出現的二次裂紋,馬氏體和鐵素體構成的復合組織具有最佳強韌性配合;不論42crmo圓鋼以何種原始狀態進行亞溫淬火、高溫回火后的沖擊韌度均明顯優于常規調質;對易開裂鍛件采用可控氣體多用爐進行等溫淬火、高溫回火、更為穩妥。
Copyright © 2022 山東恒榮金屬貿易有限公司 魯ICP備2022026134號-1 XML地圖 網站地圖